台股站穩萬點後 該如何進行「價值投資」?
2018-05-14 |
作者:雷浩斯
當台股在萬點的高點,要怎麼找到適合價值投資的標的?
大盤高點最困擾的就是好公司都不便宜,價值投資重視的又是安全邊際,在萬點的狀況下,你很難找到被低估的股票。
有一種類型可以克服這個難處,叫做『市場相對低估型』的操作策略,這個策略的特點是:
1.標的是好公司,本益比處在相對低點,但是略於15倍PE
2.老闆相對低調,是屬於多做事少說話的類型
3.股價因為外在題材減少而不被認同,老闆發言度不高因此會被顯著低估。
首先,好公司必須具備優越的資本報酬率,和創造現金的能力。
這些我們可以使用選股條件程式選出來,現在有許多免費網站,用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和自由現金流量這兩個財務指標來做標準。例如我們可以設定五年ROE>15%,近一年自由現金流> 0元這些常見的指標。
篩選出來之後,我們可以把這些公司用本益比的高低做排列順序,列出低於本益比十五倍的公司。
在這些公司裡面,會出現兩種狀況
1. 基本面可能轉弱的:這種我們要避開
2. 基本面好,但市場期望轉弱的:這種我們可以納入研究
第一個基本面轉弱的公司,通常有可能是外在產業競爭加劇,他最常有的狀況是『整體產業賺錢,但是公司的獲利比其他差。』如果加上『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三大利潤比率降低,和出現『削價競爭』的新聞,那就必須要避開。
通常這類公司都只是搭上產業順風車,因為運氣好一時獲利,這時候投資人最怕的陷阱就是老闆在獲利差的時候發出樂觀的信心喊話,這通常是惡劣的訊號。
第二個市場期望轉弱的公司,其前提是『基本面好』。也就是營收和獲利不變的狀況下,但是市場質疑公司未來的成長性不佳,那麼就會產生失望賣壓。
為什麼會有這類失望賣壓呢?
因為大多數投資人都是短期投資人,短線投資人持股時間少則數日,長最多一兩個月,因為他們無法長期持有,所以只要幾個代表公司獲利成長的數字如:『營收年增率』,『稅後淨利年增率』出來的數字不佳,那麼他們就會擔憂股價下跌而快速賣出。
這時候如果老闆相對低調,那麼投資人得到的資訊不夠多,就會更加的遲疑,因此產生低估現象。
但是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來說,持股超過一兩年根本無所謂。只要公司整體的競爭力不變(意思就是內在價值不變),那麼現在下滑的成長率,就是未來獲利提升的基準點。
而老闆低調更是好事情,因為所有人都只有24小時,企業老闆也一樣,如果老闆整天上電視或者發新聞稿,那麼公司經營肯定不好,埋頭苦幹的老闆才會認真做事,但是投資人看不到老闆做事,所以市場會持續低估。
這裏有一個關鍵指標:老闆的持股不可鬆動,也不能將股票拿去質押借款。如果有上述信號就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投資人必須要快速避開。
好公司被低估的時間可能不一致,不過如果被低估的時間超過一年以上,市場低估的程度(評價程度)就會低於該公司內在價值的成長度,最後當出現市場發現自己忽略它之後,價值就會顯著回升。
看出這類落差的技術就是『相對市場低估型』的價值投資法。